肛门周围脓肿 - 婴幼儿疾病百科

什么是肛门周围脓肿

肛周脓肿是一种简单且相当普遍的疾病,主要发生在婴儿中。估计发生率为0.5–4.3%。可能由于其发病率低,除了对基础疾病病例的研究以外,对2岁以上儿童进行肛门周围脓肿的研究很少。婴幼儿PA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。

肛周脓肿定义为肛周组织中脓液的局部集合,并且据认为病因通常涉及肛门隐窝的腺体感染。

从肛周脓肿中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生物是混合需氧细菌(大肠杆菌,克雷伯菌肺炎,金黄色葡萄球菌)和厌氧细菌(拟杆菌属,梭状芽孢杆菌)。

肛门周围脓肿

肛门周围脓肿症状

肛门(直肠)周围的组织被细菌(金黄色葡葡萄球菌等)侵入时发生的化脓感染,肛门周围出现红、肿、痛。2 岁左右的男孩多发。

肛门周围脓肿病因

肛周脓肿在儿童、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幼儿中较为多见,是肛肠科的一种急症,其发病大多与肛窦损伤。

但是儿童患病却还有不同的原因:。

  • 肛窦炎这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,也是新生儿形成肛瘘最主要的原因。
  • 免疫力低下,这种病儿比健康的新生儿(免疫力弱、尚未成熟)的抵抗力还差,易发生败血症和局部
  • 全身或邻近肛门处化脓性感染,可以并发肛周感染。
  • 偶见因外伤包括肛门直肠手术后继发肛周感染,最后形成肛瘘。
  • 小儿肛门周围尿布皮炎,致使毛囊、汗腺、皮脂腺感染,导致皮下脓肿。

辰辰妈咪温馨提示

肛门周围脓肿发现后必须立即到外科切开排脓。如果只用抗生素治疗,往往会导致炎症扩散。

一般在手术后要服用抗生素。患白血病或患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儿童易患此病。对于本病的患儿要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,避免受伤。 小儿虽然很少见,但也有出现外痔的,症见与肛门相连接的小的圆形硬块,排便时疼痛。

预防与治疗

儿肛周脓肿要及早治疗。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,即使是手术治疗,也是创伤小、痛苦小、恢复快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,可使病程经久不愈,继而引起复杂性肛瘘或直肠瘘,给患儿造成更大的痛苦。 如果已经成脓并熟透,是要切开排脓的。 如果没有成脓,那就坚持打青霉素直至治愈,以免造成脓毒败血症。可用鱼石脂外用以消散脓肿。

以上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公开数据信息,如有侵权或错误,请联系微信公众号: cmypsc888 删除或修改


相关推荐